站内公告:
2024-10-10 19:40:01 点击量:662
本文摘要:转变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吴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转变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吴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以阐述、强调、谋划,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生态文明的内涵非常丰富,需要深刻把握。生态文明作为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明形态,既是对过往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的扬弃和反思,也是对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塑。尊重自然,学习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修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重新结构人的价值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生态修复与重建、节约资源和环境治理,而是涉及整个社会文明形态的深刻变革。应以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为先导,坚持从改变全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方面入手,加强全民生态文明教育,构建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林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要实现这一倍增目标,又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就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改变生产方式,就是改变落后的方式,改变粗放、浪费的生产方式,改变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的生产方式,必须走出一条新型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路子。长期以来,由于受制于地理环境、发展阶段、经济模式等因素,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生产方式呈现出过于粗放的现状。
以能源效率为例,我国总能源效率为33%,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单位GDP能源消耗是美国的4倍、欧盟的6倍、日本的10倍,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转变生产方式,意味着我们必须摒弃高能耗、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对传统产业实施绿色化的改造,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同时还要加快培育清洁、低碳、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把节能低碳理念贯穿到生产发展的规划之中,贯穿到生产全过程。林业在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新能源战略、绿色增长、应对气候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中均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林业具有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维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的重大作用,这三个系统和一个多样性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林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林业生产活动中也要强调尊重自然的问题。
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林业碳汇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增加森林面积、可持续经营管理森林、加强森林保护和发展生物质能源,发展林业碳汇,是生产方式转变、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路径选择。
我们要大力发展林业碳汇,降低企业减排成本,扩展企业经济发展空间,赢得国际气候谈判的话语权。特别是要加强制定相关的政策手段和激励机制,建立严格、透明的森林计量与监测体系,实施和推广林业碳汇示范项目,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我国林业减缓行动效果的监测和报告能力。转变生活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对自然的污染破坏很大。工业发达后,消费品的增加和便利化,使得人们日常生活对环境的威胁和压力增加了、多元了,影响范围扩大了,影响更长远、更深刻了。
转变生活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需要。节约资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兴生活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消费生活领域的必然反映。
转变生活方式有利于降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费,有利于国民身体素质的改善,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民族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正视的是,生活方式是日常积累的结果。
因此,在全社会倡导合理的生活和消费方式,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取得广泛的社会认同,使之成为更多人的自觉选择。一要切实改善民生,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逐步缩小贫富差距,让全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二要提供方便、舒适、安全的社会公共环境和民众基本生活保障。
三要政府官员、知识阶层、公众人物的率先垂范。四要发挥政策和税收的杠杆、调节作用。五要加强宣传、教育和正面引导,让更多民众了解、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进行理性消费,侧重自身发展。转变消费方式,实现消费减量化消费方式表现为在一定消费理念指导下社会大众消费的整体状态。
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消费方式转变的配合。要合理、理性消费,反对奢侈消费、劣质消费。当下最需要反对的是浪费型消费,这甚至需要我们从文化的角度去反思。
没有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必须更新消费观念,优化消费结构,合理引导消费方式,鼓励消费生态产品、绿色产品,逐步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反对奢侈消费。
高盛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3年全球增长率第一。未来3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这显示,我国的奢侈消费现象日益严重,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传统消费习惯、建设生态文明战略不相适应。一般而言,奢侈消费占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
我国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要倡导和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实现消费水平提高与物耗降低、污染减少,物质生活改善与资源节约利用的有机统一。反对劣质消费。
劣质消费品由于其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在占用、消耗资源的同时,还会造成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应坚决反对。劣质消费品虽然只占社会商品总量的一小部分,但发展和蔓延势头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将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造成极大的危害,也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已形成传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美德的严重冲击。作为林业工作者,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行业生产规律,创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产品。反对浪费型消费。
摆阔气、讲排场、追求过度消费,影响已遍及各个阶层。如不少人热衷追求名牌,很多孩子平时非饮料不喝,饭店、餐厅里食物浪费严重,婚丧嫁娶中的大操大办,被动的送礼、搭礼已成为许多城乡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过度消费一般指超出一定界限,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消费。过度消费既超越自身经济能力,还造成了财富的浪费、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阻碍了经济的长期和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渐进式提高。
其实人类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追求物质享受,这无可厚非。但在目前人口膨胀,生态危机的情况下,人类必须反思、矫正自己的消费行为,坚持适度消费行为。在我国适度消费行为应该坚持满足人民的合理需要与杜绝浪费的统一,提高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统一,满足消费欲望与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统一,消费要与生产相适应,生产不能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林业教育要先行教育是提升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和传播文明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大力普及和提升生态文明理念,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要大力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责任感。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教育内涵,明确努力方向,从意识、知识、态度与价值观、行为等层面,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生态素质。要坚持寓教于绿,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推动生态文明进课堂、进教材,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校园环境育人相互补充,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的教育体系。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之中,建立起社会、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学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
在生态意识的培养、生态文明的教育中,林业高校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林业大学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的校旗染成了绿色。
学校形成了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办学理念,养成了传播绿色文化,引领生态文明的校风。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学校发挥在林木可再生资源培育、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园林与城乡环境安全、木基生物质材料及能源研发、生态文化研究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始终,积极引领示范全社会践行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本文来源:NG体育-www.sphb.net
Copyright © 2007-2024 www.sphb.net. NG体育科技 版权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电话:0898-88889999手机:13988889999
ICP备案编号:ICP备57131689号-4
微信扫一扫